“現在是學車淡季,學員不好招,我們正在努力消化以前積壓的學員,以讓駕校保持正常運轉。 ”昨天上午,我市一家駕校的負責人說,進入冬季以來,到駕校學車的學員數量減了不少。記者從市車管所駕培科了解到,目前80%的駕校都處于“吃不飽”的狀態,除了幾家規模較大的駕校之外,多數小駕校都在喊“餓”。 記者 楊海濤
現象 教練托人介紹生源
“你周圍的朋友中有沒有要學車的?要是有的話跟我說一聲,我這一期招不夠人了。 ”昨天上午,記者在市區一家駕校內采訪時,發現前往領駕駛證的市民焦先生一再被自己的教練囑托,希望能通過他介紹幾個學員,并把一張名片遞給了焦先生。
“以前,都是朋友來托我學車,讓我照顧照顧,根本就不愁沒有學員。這幾天卻反過來了,我得通過朋友介紹來招收學員,以完成駕校派給的任務。”這名教練說,入冬后,駕校的人氣不旺了,學員少了,教練們不得不到處托人介紹生源,以保證駕校的正常運轉。
調查 大小駕校情況迥異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區的幾所大型駕校生源還可以,但小駕校的情況比較糟。
“我們駕校還行,學員不少,還沒有感覺出什么來。我們的學員不少是通過已經考出來的學員介紹來的。”市區規模較大的山東路橋駕校的校長說,他們駕校的教練車每天都排滿了。
“我在今年初報的名,到現在還沒有考出來。”在市區東部一家大型駕校學車的胡先生說,時間已過去近一年了,他還沒有參加科目二的考試。 “好不容易被教練通知去練練手,結果一天也就上1個小時的車,其他時間都在一邊看其他學員練習。 ”胡先生說。
“自從過了‘十一’,就明顯感覺報名學車的少了,現在我們只能通過消化以前積壓的學員來保證正常運轉,有近三分之一的教練車目前處于閑置狀態,開工不足,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們駕校的運轉成本。”市區一家小型駕校的車隊隊長堯先生說。
為什么會出現“大的撐死,小的餓死”的情況呢?被采訪的學員給出了答案。 “在報名時總覺得大一點的駕校比較正規,教學質量也應該比較高一些,所以我就來了。 ”在山東交通學院駕校的訓練場內,學員唐女士說,這家駕校是她的同事推薦的。被采訪的其他十余名學員都認為“規模大的駕校更正規”,這也是大駕校更具吸引力的原因。“我寧肯到規模的駕校擠一擠,也不敢去那些不知名的駕校學車,就怕駕照沒學出來,耽誤了時間,錢也跟著打水漂。 ”學員高先生說,他在報名學車前,報哪家駕校的參考主要是“知名度”,那些沒有名氣的駕校則讓他敬而遠之。
分析 學車的多數是年輕人
據了解,目前我市共有54家駕校,其中市區35家,郊區市19家,車管所每個月根據駕考的通過率予以排名,并通過各車管分所向社會公布。
記者了解到,早在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市駕校僅有20余家,在短短十年內,駕校猛躥至54家,其中多數駕校都是在本世紀初成立的。據車管所統計,我市共有200多萬名市民考取了駕照。“早在五至十年前,學員各式各樣,既有企業的老板,又有上班族,還有政府部門的,從年齡說,既有50多歲接近退休的人,又有剛剛邁進大學校門的學生,可是這兩年,學車的人成分非常單一,基本都是學生或者剛畢業的年輕人。 ”科海駕校的教練張師傅說,通過駕校的學員變化,就能看清駕校這十年來的發展。
“本世紀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都有了購車和學車的需求,以致‘學車’市場突然爆發。經過十多年的消化,目前學員成分變得單一,多集中在18周歲至30歲之間。 ”市車管所考試科的民警說。
濟南學車團報電話:89684386 學車交流群:48823022
版權信息:本文由濟南一起學車網首發,版權歸濟南一起學車網所有。歡迎各位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