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冬
解放網獨家評論:在中國,每回一碰到實名制的話題,總有一個感覺,難。從銀行賬戶實名制到網絡實名制再到火車票實名制,一個比一個難。解釋難、接受難、論證難、通過難、推廣難、執行難,無一不難,無一不貫穿始終。現如今,工信部等多部委擬推手機實名制,也很難。
施耐庵曾在《水滸傳》第二十七回里描寫,武松為表示自己是個硬漢,對別人毫無隱瞞,當下便一聲怒吼:“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沒想到,過了如此長的時間,作為與現代人吃穿用住行都形影不離的手機,會為一個“名”字大費周章。
支持者認為,實行手機實名制可以有效保護個人隱私,減少垃圾短信,避免運營商亂收費,防范短信詐騙等,反對者則認為,實行手機實名制更容易讓個人信息泄露,實名制立而不行,很有可能最終只淪為“擺設”,再說了,信用卡有密碼丟了不也得掛失嗎?
事實上,國內早已有部分省份、城市在推行手機實名制,只是效果未必理想,加之尚有不少地區的實名制推廣仍舊是一空白,此問題的嚴重性和嚴峻性便凸顯出來了。這一問題的復雜程度與早已淪為老生常談的火車票實名制有點相類似,都是一難解的結。
最犀利的還得數網友。“在國外,手機掉在大街上沒人撿的,就因為實名制,撿了也沒法用。”話音剛落,原帖下方立馬附一跟帖——“要不你丟著試試,看有沒有人撿……”更有網友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來形容:“這年頭有什么實名‘木馬’搞不到的?”
手機實名制在我國固然是一項空白,所幸還不是全白。筆者認為,實名制具體實施措施、細則的制訂,其難度遠勝于之后的執行、推廣和監管。只有將游戲規則定妥了,“耍”起來才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倘若之前的辦法制定不甚周全,到最后要出現任何后遺癥,都只好自個兒統統吃進。實名制切忌反復,拒絕玩弄,其最終的結局不應淪為擺設。
倒是難為了那些編寫劇本的。下次再拍警匪片,匪徒用無數張SIM卡與警察周旋的場面也許將不復存在了。因為,今后每打一次電話、每發一條短信,對方都可以自動查找出你的真實身份,除非你登記時用的證件是假的。哦,又得另當別論了,這次好像更難。
解放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解放網刊登該篇文章,只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解放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