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市運管部門了解到,今年5月以來,針對火爆的暑期駕培市場,運管部門開展了駕培行業專項整治,教練私下“飛單”、沒有隨車指導、未在核定區域內教學以及“吃拿卡要”學員是駕校教練“四宗罪”。
“揚州主城區共有駕校28家,截至目前一共查處近30起違規現象。”據運管部門介紹,下一步,運管部門將繼續采取多部門聯動的方式,嚴厲打擊不按教學大綱施教、偷漏學時等違規行為。
一宗“罪”
教練員私下“飛單”
高價收學員低價“轉賣”
典型案例:市民張先生前段時間想考駕照,從網上隨機搜索到了揚州一家駕校。按照提示,張先生給這家駕校撥去了電話,撥通后,才發現是一位教練員的號碼,“當時談得挺好的,價格、什么時候上車,都談得挺合適的,很快就訂了下來。”
按照約定的時間,張先生和負責為他提供培訓的教練接上了頭,并且繳納了3000元左右的費用。可是,接下來事情的發展讓張先生有些郁悶了,“在家等了一個多月,也沒有人跟我聯系上機考試之類的事情,我給教練打電話,他總是讓我再等等,再等等,我實在等得不耐煩,就跑去駕校自己查,到底什么時候能考試,結果竟然沒有我的報名信息。”
據介紹,這所駕校學員名冊中根本沒有張先生的信息,后來經查實,原來是教練員私下接了這單生意后,低價將張先生“轉賣”到了另一家小駕校,賺取差價。
記者調查 都是教練“掛靠”駕校惹的禍
記者了解到,目前,駕培市場普遍存在著教練員“掛靠”駕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為教練員私下“飛單”提供土壤。
業內人士介紹,由于教練員不能單獨開展駕培業務,他們便掛靠駕校,以駕校名義對外招生。駕校接受其掛靠后,按教練招收學員的人數向其收取管理費,進行管理。表面上,教練員和駕校各司其職,各取所需。實際上,部分教練員誠信缺失,有的招來學員后不向駕校報告,逃避管理;有的直接“飛單”,彼此之間有償轉讓學員,還有的用低價吸引學員,事后再額外收費,牟取利益。
二宗“罪”
教練員不隨車指導
學員自己練,教練在車外聊天
典型案例:“我兩個月前在駕校學倒車,剛開始教練都坐在副駕駛座上指揮,后來看我們學得比較熟練了,教練就不坐在車上了,站在一邊看我們練,有的時候還和別的教練聊天或者玩手機。說實在的,教練不在車上,我心里還是很怕的,有一次,我們車上的一個大媽倒車時把油門當成剎車了,入庫的時候突然加速,教練也嚇了一大跳。
如果當時車子附近有人,后果真的不堪設想。”大學生小王利用暑假時間報名參加了駕考,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練習倒樁項目時,教練員嫌無聊,經常不坐在車上指導。
部門說法 學員練車,教練必須隨車
大家都知道,每一輛教練車的副駕駛位置下,都有一塊剎車板,遇到緊急情況,除了主駕駛下方的剎車能夠制動車輛外,踩下副駕駛下方的剎車,也能“叫停”車輛,因此根據相關規定,在隨車練習時,教練員必須坐在副駕駛位置,不能離開。
運管處工作人員指出,教練員不隨車練習非常危險,外地就曾出現過教練員不在車上,學員倒車練習時將教練撞死的慘劇。運管部門也提醒教練員,無論是出于對學員安全的考慮還是自身安全的考慮,學員行車練習時,教練員必須坐在副駕駛位置進行指導把關。
三宗“罪”
不在核定區域訓練
教練車開到了大馬路上
典型案例:“我就覺得奇怪了,為什么掛"學"字牌照的教練車在市區內 到處都能看到, 不光是市區路段上有慢速行駛的教練車,一些郊區的空曠場地也被駕校教練利用起來,插上幾根桿子,就成了模擬倒車入庫的場地,“駕校的練車空地位置不大,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