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終于通過了!”4月9日,當體檢醫生放下音叉,笑著宣布李夢庭通過學車體檢聽力測試時,旁邊一直一臉焦急、緊鎖眉頭的手語教練和其他聽障人士激動地拍起手來。
李夢庭是本市首個在本地醫院學車體檢中通過的聽障人士。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他依然無法在駕校報名學車。當初“闖過”體檢關的興奮逐漸減退,取而代之的是漫長的等待。
記者了解到,盡管相關規定已允許聽障人士申領駕照,但目前上海尚無一名聽障人士在本地成功申領到駕照。聽障人士學車,會遇到哪些坎?有何破解之道?
第一道坎
合適的體檢醫院難覓
徐匯區殘聯聾協主席魏家新是一名聽障人士,他的“學車夢”始于前年。
魏家新辦有一家彩印包裝公司,他通過短信告訴記者:“平時免不了東奔西走跑業務,有了駕照能開車的話就方便很多。”然而,盡管他從前年開始向一些醫院申請學車體檢,卻一直未獲通過:“看到是聽障人士來詢問,醫院就會直接拒絕。”
無奈之下,今年3月,魏家新在外地進行了學車體檢并順利通過,隨后在當地駕校進行了學習。目前,他已通過科目一和科目二考試,下個月有望拿到駕照。據記者了解,目前,本市已有20多名聽障人士在北京、長沙學車并拿到了駕照。
是不是外地“有空子可鉆”?其實不然。
根據規定,2010年4月1日前,右下肢殘疾和聽障殘疾人的確不能申考駕照。但2010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安部關于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已經明確 “有聽力障礙但佩戴助聽設備能夠達到相關條件的,可以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準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新版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對聽障人士學車依然放開。對此,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對聽障人士申領駕照并不設限,只要通過學車體檢,就能正常參加培訓。
然而,四年多過去了,本市聽障人士依然無法在本地學車。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找到合適的體檢醫院,是聽障人士“學車路”上面臨的第一道關。除魏家新外,滬上其他聽障人士也遇到過“無處體檢”的問題,小李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到多家體檢機構咨詢,對方一聽有聽力障礙,就以“沒有相關體檢標準”為由將其婉拒。
記者從本市衛計委醫政處獲悉,本市并未指定肢殘人士、聽障人士的學車體檢醫院,只要醫院符合相關條件即可。一方面是衛生行政部門并未指定體檢醫院,另一方面是聽障人士屢遭醫院拒絕,這樣的局面如何打破?在一些聽障人士看來,如果相關部門能指定一家符合資質的醫院為聽障人士做學車體檢,這個難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此外,加大宣傳、提高醫院對聽障人士學車體檢的接受度也至關重要。
第二道坎
難以逾越的“聽音辨向”關
找到了體檢醫院后,通過體檢也是難事。
4月9日上午,魏家新和市殘聯聾協主席陳捷帶領4名打算學車的本市戶籍聽障人士,前往市第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進行學車體檢。之所以選擇十院,是因為本市肢殘人士多在此進行學車體檢。院方起初并不接受,稱“沒有聽障人士學車體檢這個項目”。幾經協調,院方最終同意讓這幾名聽障人士進行聽力測試。
魏家新很欣慰:按照他在外地進行學車體檢的經驗,這幾位聽障人士通過體檢應該都不在話下。為確保萬無一失,他還讓他們進行了體檢“演練”:面對墻壁站立,自己在他們身后一米處拍掌,結果4人都能準確報出拍掌次數。
“北京、長沙對聽障人士的聽力測試采用的都是這種形式。”魏家新信心滿滿地在紙上寫道。
然而,體檢中心負責人表示,由于從未為聽障人士做過學車體檢,所以需要向五官科求助,由專業醫生用專業器械進行檢測。當體檢人員拿出一只128赫茲的音叉時,幾